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90.第 90 章(2 / 2)


杨桂点点头,俯身抱起小狗,“大黄有阿桂,阿桂陪着大黄照顾大黄。”

杨萱拍一下杨桂肩头,让春桃带他去洗脸。

萧砺走近前,轻声道:“今儿去了白马寺,又跑了趟小沟沿,一整天没闲着,阿桂许是累着了,晚上早点吃饭早些歇着。”

杨萱不解地问:“小沟沿是什么地方?”

萧砺思量会儿,才回答:“……就是有些穷人家丢弃了的孩子,还有残疾或者生病的孩子,都养在那里。”

不用多想就知道,那会是个什么样的所在。

让不到五岁的杨桂去感受那种苦难与丑恶,太残酷了吧?

杨萱不太能够接受。

萧砺猜出她的想法,安慰道:“阿桂很聪明,我跟他解释过,他能懂……男孩子总是当娇花似的养着,不能成器。”

既然已经去过了,杨萱也没办法,只能选择相信他。

这时,杨桂洗净脸出来,衣服也换上了干净的,怀里仍抱着大黄,依在杨萱身边道:“姐,我长大了赚许多银子给姐买好东西,给大黄买肉骨头。”

杨萱点点头,“好,多谢阿桂。”

斜眼瞧见萧砺身上沁出汗渍的裋褐,又开口道:“大人还出门吗,要是不出去的话,把衣裳换下来,我一起洗了吧。”从竹竿上扯下已经晾干了的石青色长袍,“大人顺便试试合不合身,不合适我再改。”

萧砺迟疑下,接在手里,回了屋,不多时撩开门帘走出来。

杨萱顿觉眼前一亮。

长袍不肥不瘦恰恰合身,而且萧砺生得高大挺直,天生一副凶相,暗沉的石青色压制了他太过外露的戾气,使他内敛稳重了许多。

此时被夕阳柔和的余晖照着,更多几分温和。

唯一不妥当的地方就是六月天,穿这种颜色的衣裳,看着就觉得热。

应该用玉带白或者群青色,显得清爽些。

萧砺很满意,大步走到杨萱面前,伸展着衣袖给她看,“很合适。”

杨萱抿抿唇,决定再给他另外做件一式一样可以夏天穿的。

第二天,杨萱将之前买的湖蓝色棉布裁了,因怕湖蓝色轻佻,便打算在长衫的交领和袖口用持重的灰色来压制。

连续三天,杨萱足不出户,晌觉也不歇了,跟春桃一道紧赶慢赶终于把裁好的六件衣裳尽数缝起来,又都过水洗了洗,晾干之后叠得整整齐齐包在一起。

萧砺也忙得要命,天刚亮就出门,不到二更天不回来。

两人也只晚上能够说碰到面,偏生杨萱正是嗜睡的年纪,中午不歇晌觉便熬不得夜,有时候守在灯前等萧砺,等着等着就睡过去。

萧砺心疼杨萱,便假托自己已经吃过饭,宁肯饿一顿,不愿教她跟着忙碌。

因转天就要发葬,萧砺有事要跟杨萱商议,十六这晚特意回来得早了些,没想到杨萱仍是挨不住困,坐在椅子上,手托住下巴,头跟小鸡啄米似的一点一点。

萧砺既觉好笑更觉心疼,轻轻唤两声,“萱萱,萱萱。”

杨萱一个激灵醒来,差点摔到地上。

“当心”,萧砺忙伸手扶住她,“不是说让你先睡?以后不用等我。”

杨萱揉揉眼睛,睡眼惺忪地问:“大人回来了,大人吃过饭没有?”

“吃过了”,萧砺柔声回答,倒一杯茶给她,“我在车行里订了一辆马车一辆骡车,卯正时分在门口等着,咱们明儿要早些起身,到白马寺请上棺椁直接去田庄。香烛纸钱等物,寺里都给准备了,他那里的东西更好一些……你说要在田庄住一个月,是要直接就住下还是先回来改天再去?”

杨萱喝了茶,已经清醒过来,答道:“先回京给大人践行,等大人走后,我们再去……还得收拾这一个月来的东西,明天太仓促了。”

萧砺道声好,继续往下说:“既是这样,明天就留车夫在田庄过一夜,后天一早赶回来,否则当天来回太辛苦。你这几天怎么了,生病了还是累着了?”

“没有,”杨萱摇头,搪塞道:“许是天热,夜里睡不踏实。等去了田庄就好了,田庄凉快些。”

萧砺点点头,没再多问,催促杨萱先去睡了。

第二天依着萧砺的安排,骡车拉着棺椁行在前头,杨萱带着杨桂及春桃坐在后面的马车上,萧砺则随在旁边来回察看着路况。

一路非常顺当,只杨桂因起得早,又在白马寺起棺时哭过一场,刚出城就靠在杨萱身上睡着了。

离田庄尚有一里路,已经有穿着麻衣的佃户迎出来,跟着骡车旁边嚎啕大哭。

走到田庄门口,更是围上来许多男男女女,哭着喊老爷太太。

杨萱前几天哭得太多,又连着做了好几天针线,眼眶干得发涩,本以为已经没有了泪水,却被他们又勾出泪。

青壮的男人们从骡车上抬下棺椁,女人跟孩童则跟着后面呜呜咽咽地哭灵。

杨桂手里拿一根孝杖,让杨萱领着走在最前头。

一行人哭哭啼啼地走到田庄后面的小山上,按规矩将棺椁钉死,埋在早已挖好的墓穴里。

杨修文与辛氏合葬同一穴,紧挨着杨慎,杨桐则挨在杨修文的旁边。

佃户们填上土立了墓碑,杨桂跪在坟前上香烧纸,再祭拜三盅酒并瓜果等物,人就算入土为安了。

姚兰已经准备好了素斋,见到杨萱“啪嗒啪嗒”落了几滴泪,便道:“已经未初了,姑娘跟少爷恐怕都饿坏了,赶紧吃饭,别饿坏身子。”

杨桂的确是饿了,加上姚兰手艺好,尽管是山间青菜也炒得有滋有味。

吃过饭,春桃伺候他在东屋歇晌,杨萱到院子里树荫下的石凳上坐着散心。

桃花悄悄进来,递给杨萱两帕子,“是我自己绣的,本来想多练习一阵子再给姑娘绣,刚才看到姑娘的帕子已经湿了。”

“多谢你,”杨萱弯弯唇角接过来,见月白的素绢上绣着两朵鹅黄色的忍冬花,花样子虽无灵气,可针脚却是工整细密,知道桃花真正经了心绣的,便赞道:“才学了没多久吧,绣得真不错。”

桃花刚想笑,想起自己两颗虎牙都掉了,露出两个难看大洞,连忙又掩住嘴,含混不清地说:“去年秋天开始学的,学了一个月,方婆婆生病了,静姑姑要照顾婆婆不得空闲,今年四月婆婆病好了才又接着学了……静姑姑听说老爷跟太太的事儿,还说要来给姑娘道恼。”

桃花少了两颗牙,说话有些漏风,好几个字说不清楚。

杨萱听得好笑,正要开口,只听身后传来萧砺的声音,“是谁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