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24.第 24 章(2 / 2)

杨萱则拉着杨芷进了西厢房。

辛氏虚弱地躺在床上,满头满脸都是细汗,头发湿漉漉地黏在腮旁,整个人像是才从水里捞出来一般。

杨萱知道生产之痛,当即红了眼圈,心疼地道:“娘受苦了。”

辛氏无力地笑笑,“没什么苦的,女人都是这么过来的,我这还是顺当的……你们瞧见弟弟没有?”

杨萱笑道:“爹爹抱着不撒手,不让我们瞧。”

辛氏见杨修文喜欢,欣慰地笑了,“我也没瞧清楚,不知道长得像谁?”

正说着话儿,秦嬷嬷端着热水进来,杨萱俯身去绞帕子,水很热,烫得她的手都红了。杨萱不敢兑冷水,也不叫苦,将热热的帕子覆在辛氏脸上。

辛氏满足地叹一声,“这下舒服多了,要不总是黏糊糊的。”

杨萱笑着另绞帕子再擦一遍,又换了干帕子。

这时杨修文抱着襁褓走进来。

杨萱迎上前,张开手臂,“爹爹,我抱一下弟弟。”

杨修文避开不让,“你力气小,别摔着他。”

“不会的,我会当心。”杨萱嘟着嘴恳求。

辛氏笑道:“让她抱一会儿吧,阿萱心里有数。”

杨修文这才小心翼翼地将襁褓递过去。

杨萱左臂弯托住婴儿头部,右胳膊托在屁股处,轻轻晃了晃。

辛氏惊讶地道:“阿萱还真行,有模有样的。”

杨萱得意地说:“稳婆刚才就是这么抱的,我一看就会。”说着让给杨芷,“姐,你试试。”

杨芷扎煞着双手比划几下,“我不敢。”

杨萱笑道:“没事,弟弟很乖的。”低了头,看怀里婴孩的脸。

小婴儿两眼紧紧闭着,正睡得香。

莫名地,就想起她自己的孩子,夏瑞。

当年她怀胎时,夏太太隔三差五会给她炖肉汤,可她既要守父孝,又要守夫孝,根本无心下咽,仍是吃素食为多。

夏瑞生下来不算大,才只五斤六两,小脸红红的,皱皱的,跟猴儿似的。

可不到七八日就长开了,脸蛋上有了肉,粉嫩嫩的招人喜欢,偶尔还会张开没长牙齿的小嘴无声地冲着她笑。

等满月时,就已经能够分辨出他的眉眼来了。

脸型与神情随她,可那双桃花眼却是十足地像了夏怀宁。

也不知夏瑞如今怎样了,应该长大许多了吧,会不会突然想起她这个娘亲了?

杨萱心头一酸,忙吸吸鼻子,将几欲涌出的泪生生憋了回去。

杨修文上前接过襁褓,“给我吧,抱久了沉手。你跟阿芷先回去,你娘累了,容她睡一会儿,我在这里陪着就好。”

杨萱探头,瞧见辛氏果然阖了眼,便跟杨芷一道离开。

穿过西夹道时,杨芷心有余悸地道:“生孩子真这么疼吗,听着母亲叫喊,我的腿都发软。”

杨萱随口答道:“那是自然的,娘这是第二胎还好些,要是头一胎时间更久。”

杨芷窃笑,“说得好像你生过似的。”

杨萱马上醒悟自己说漏了嘴,急忙往回找补,“稳婆说得啊,你没听见?”

杨芷摇头,“我只顾得担惊受怕的,什么也没听见……萱萱,你怕不怕?”

杨萱默一默,轻声回答:“怕,很怕。”

怕那种撕心裂肺的痛,怕自己熬不过生产的苦,更怕再次与亲生骨肉生离死别。

杨芷伸手紧紧地握住了杨萱。

***

时隔九年,辛氏再一次生产,着实有些辛苦,几乎睡了足足三天,杨修文也在床前陪了三天。

第四天,杨萱起了个大早,又颠颠去西厢房。

屋里静悄悄的,并没有人出声招呼。

杨萱探头往里,瞧见杨修文正端着碗,一勺勺喂辛氏喝粥。杨修文似是做惯了的,等辛氏咽下一口,第二口已经等在唇边了,不徐不疾。

难怪下人们都不在,肯定是避出去了。

杨萱脸一红,正要悄没声地离开,杨修文已经看到她,将粥碗一放,唤道:“阿萱,你陪你娘说会儿话,我上衙去了。待会儿奶娘喂完弟弟,让她把弟弟抱过来。”

杨萱应声好,先送杨修文出门,又拿起粥碗继续喂辛氏。

辛氏笑道:“不用你,笨手笨脚的,我自己来。”坐起身,靠在迎枕上,将剩下半碗喝了。

这时秦嬷嬷走进来,将手里东西呈给辛氏看,“这是六只喜蛋,这是给舅爷做的衫子,另有两块细棉布的布头,是给舅太太的,再包了半刀纸和一盒墨。”

杨萱忙问:“是要去三舅舅家吗,我也去?”

辛氏道:“只去报个信儿就回来,不多耽搁……你爹爹不喜你们过去,等以后再说。”

杨萱央求道:“爹爹已经上衙了,咱们不告诉他就是。让我跟着去一趟呗,过年也没给三舅舅拜年。”

辛氏被缠得没办法,只好应道:“那你赶紧去换了衣裳,快去快回。”

杨萱飞快地换好衣裳过来。

辛氏叮嘱道:“见了三舅舅就说我很好,洗三没打算过,前天已经往扬州写了信,没准你大舅舅他们会过来,到时候满月过得热闹些。三舅母要是给你贺礼,就先收着,别让她觉得咱们外道。”

杨萱一一应着,待辛氏说完,与秦嬷嬷和春桃一道,仍是坐了张奎的车。

过了西江米巷时,杨萱想起上次的事端,吩咐张奎道:“这次别停在水井胡同,你找个宽阔地方停下,好在带的东西不多,我们走过去便是。”

张奎道声“好”,把马车停得稍远了些。

杨萱戴着帷帽走在前面,春桃跟秦嬷嬷两手各提着东西随在旁边,刚走进水井胡同,正看到有人挑着一担水摇摇晃晃地走来。

虽然他只穿了件寻常的鸦青色裋褐,却掩饰不住那与生俱来的清雅从容。

杨萱眸光一亮,急步走上前,撩开帷帽的薄纱唤道:“三舅舅。”

辛渔脸上立刻绽出欢喜的笑容,“是萱萱?萱萱怎么想起过来了?”

杨萱刚要开口,只听旁边“吱呀”门响,从里面走出一人。

杨萱本能地抬头望去。

那人穿身土黄色的裋褐,腰间别一把长刀,因为瘦削,裋褐显得有些空荡。面相冷硬,一双幽深的眼眸阴郁而凶狠。

岂不正是萧砺?

杨萱愣一下,莫名地有些心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