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十章程大嫂又出了事1(2 / 2)


“这里哪里宝宝吃惯的那种牛奶?”苏宛回了一句,知道妈妈是想要支走自己。

妈可真是的,就知道帮着程明,也不想想自己的女儿!

可是臭蛋却上来拉妈妈的手,吵着要喝牛奶。儿子话的就是命令,苏宛自己也知道不买点吃的喝的放在车上,一会儿孩子总得闹,不得已只能跟着孩子去了。

等她回来时,程明已经打完电话,正笑嘻嘻地看着她:“事情都办好了,咱们走吧。”

这一次成成和他爸爸随着救护车先走了,所以程老太太与他们一起坐车进县城。

苏宛知道自己作为小辈不应当对婆婆看不顺眼,但看到她不知为何就是满心不痛快,总有一股子气憋屈着想要发出来,却又不知往哪里发,只能嘟着嘴坐到副驾驶的位置上,一言不发。

程老太太见二儿子买了这样好的车,眼睛都笑得没了:“明,这得多少钱呐?你真有本事。”

程明很不争气地说了一句:“这是我岳母买给苏苏的,苏苏让给我开的。凭你儿子买这样的好车,估计得下辈子了。”一面说一面讨好地看着老婆。

“夫妻俩个还分什么你的她的,都是你们两个的!”程老太太的嘴里跑的全是理,关键看她往哪边讲。

苏妈妈呵呵地附和了一句:“是的呢,亲家母。”

苏宛本来以为婆婆上了车肯定会对这一次大嫂转院的事进行抱怨,那时她就可以名正言顺的予以指责,顺理成章地进行发火。结果人家不仅一句没提,反而在妈妈的跟前夸奖自己有多懂事、多孝顺,多惹人疼爱。这样一来,反倒令苏宛不知如何是好。

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这个笑脸人是自己的婆婆,还在一个劲儿地夸着自己?

程明用余光悄悄打量着妻子,见她一张俏脸虽然依旧板着,但眼神却显然缓和了,不禁放了心。

其实按照程老太太的意思,是要抓紧路上的时间对小儿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将道理讲透的,无奈被那个不争气的二儿子给拦住了。

“妈,现在嫂子转到县医院已成定局,也不可能再转回来了。对方说了,如果我家再转院,他是不会到医院里做手续的,到时候保险公司不肯拿钱不关他的事。所以现在您别再和苏苏说什么了好吗?她的脾气您知道的,虽然手松,不太将钱看在眼中,但要真的惹她生了气,她是会一个子都不出的。我哥没钱、我爸没钱,您儿子我也没钱,到时候还不是您老人家掏?”

知母莫若儿,程明就知道如何才能哄得住妈。

程老太太张了张嘴,最终只发出一声叹息。

程明见有了效果,趁着四周没人的当儿,又压低了声音对老娘掏心窝子:“妈,就算您真不喜欢大嫂,也得做做样子给旁人看看不是。反正大婶的医药费都有出处,你又何必做恶人?苏苏也是您的儿媳妇,你这样对大嫂,她在旁边看起来岂不寒心?她一寒心,势必不肯我再贴钱给你,不仅如此,上次就说过如果你对大嫂不好,她要考虑以后您的养老问题了。儿子孝顺都是假的,媳妇孝顺才是真的。你儿子有多大本事您最清楚了,没有儿媳妇,咱家小日子能那样好?您能穿金戴银地回老家?”

这番歪打正着的话彻底将老太太打败了。

可不是么,上次苏宛指着自己鼻子骂时就让她想想百年后何人端饭碗的事,看来真不是说说而矣。这几年相处下来,凡是苏宛不乐意的事,哪次不是鸡飞狗跳后才能如愿?如愿是如愿了,小媳妇也变得越加聪明,以后的事越来越难办成。

她终于决定采纳儿子的意见,不与苏宛明着干。

果然一路上老太太没出什么豁子。

将程大嫂安排好后已经是中午了。大家匆匆吃过饭,程明便打算带着一家人回府。虽然明天是星期天,却也不得不走,程成的作业还没写,更重要的是宝宝,好像热度又有点上来了。

什么事程明都敢耽误,唯独对自己的儿子不敢。

临行前程明拉住自己老娘的手,叮咛了再叮咛,嘱咐了再嘱咐,总算这一次老娘没有让他失望,拍着胸脯应承下来,一定会对程大嫂负责,不会再动之前的那种愚蠢念头。

程明还怕靠不住,又从口袋里掏出一千块钱给老太太:“妈,您在这里该吃吃,该喝喝,别舍不得钱。苏苏说了,这些花费都由我们承担,您别担心。只是有一条,您得将大嫂侍侯好了。儿子工作忙,帮不了您的忙,心里也是感激你的。等大嫂恢复好了,我们一定加倍孝顺你。”

苏宛在一边苦笑。

凭什么老太太的开销要她负责?侍候的是她的大儿媳好吧,又不是张三外人还要收费。

但想想也就算了,花钱买个平安。如果程大嫂真的因为家里不肯治而死去,今后她是没脸再进福桥村的。

程明不放心,又将自己单位配的一台小灵通给了老大,特别说明其中有他和苏宛的手机号码,一定有情况发生,立即给他们打电话。说到底,还是不放心老娘的那些幺蛾子,所以暗中留下一手。

程老大羞愧得头都不敢抬,只是连连应声。

一切似乎都安排好了。老太太不闹了、程老大安心了,程大嫂的治疗也进入正轨,这件从天而落的祸事正在慢慢离大家远去。

平安的日子刚过了没两个月,程家却忽然打来电话:“出事了,又出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