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章革命家史说青菜(2 / 2)


程明还要开口,老太太已经拉下脸:“宛儿累了,还不让她去休息一下。顺便看一看你们的新房!”最后一句特别加重了声调,大有献宝之意。

程明还算拎得清,已看出包子宛的脸色不如平时鲜活,赶紧护着老婆上楼。

苏宛却心生疑惑。

程家的房子名义上是三上三下一厢房,实际二楼有一个大平台,因此楼上只有两个房间带一间厢房。一明一暗的两间屋子都由哥嫂住着——一间睡房,一间客厅。婆婆说她们的新房设在楼上,难道竟是设在厢房里?

果然,一切都被料中了。

厢房中基本一切如旧,只多了一张廉价沙发和丑到极点的两个窗帘。两扇小窗相对,窗帘还弄得不一致,一红一蓝,相应成丑。如此奇葩的审美,连程明这种没有审美能力的人都忍不住笑了。

“我妈还真有心,特地找了两块带“喜”字的窗帘。”程明笑呵呵的。自己的老妈自己了解,这窗帘肯定没花钱,也不知是从哪里找来的两块布头,就敷衍的钉上窗了。但这种实话,他向来不会告诉苏宛。

到这时,包子女也要生气了。

苏宛撅起嘴:“什么有心,八成是人家不要的下角料吧?你家人明知我们回来,也不上心。”

包子不代表傻。这一点,程明还是懂的。

“看你,怎么能这样想妈呢?妈是心扒下来给你,都嫌不够好的!”程明呵呵傻笑。

仿佛为了证明他的话有多准确,婆婆又在楼下大叫:“宛儿,你想吃什么?告诉妈,妈才好做。”

苏宛一看腕上的表,从方才婆婆抢着去做饭到现在,时间已过去至少十分钟,老太太连吃什么都没想好么?

苏宛真的只能苦笑了。

晚饭端上桌,白粥加馒头,还有一碟子不知什么颜色的小菜。至于老太太方才飞奔上楼、殷勤询问下苏宛所说的鸡蛋炒菜等等,一概没有。

苏宛不好意思计较,因为程明说,婆婆问了就算有心了,而她真的不太会做吃的。

婆婆万分歉意:“宛儿,你看,家里竟没有生菜,也没有鸡蛋。好在,你也不是挑食的孩子,不会计较妈妈的,是吧?”

苏宛还能说什么?伸手不笑脸人,何况这人还是婆婆。她只得点点头,埋头吃饭。不过那一碟子菜她可不敢动,色泽不对,味道也不大正。

程明为了证明他是妈妈的好宝宝,夹了一大口放进口中,但立即就吐了:“妈,这是什么?”

“青菜呀!”婆婆有些不满,“你这孩子,小时候吃口青菜过年一样,现在居然——折福啊!”一面说一面献宝似地将青菜夹给苏宛。

苏宛惊讶地睁大眼睛,程家再穷,也不至于吃顿青菜就过年。何况,程家是村里第一个装电话的,初装费三千多,农村人一年纯收入都没这个数,更别说得吃多少吨青菜了。

老太太随即开始痛说革命家史,从她与公公相亲说起,一直说到几次砌房办预制板厂,生儿育女娶媳妇,总之反是能烘托她的光辉形象的事迹,一件都不肯拉下。

程明有点尴尬。老太太的口中都要将程家说成福桥村首富了,这样的人家娶媳妇分钱不出,说得过去么?

苏宛是个包子,根本没发现破绽,听得津津有味,笑得开开心心。老太太说到得意之处,还不忘记亮了个相。苏宛噗哧笑了。

程明急忙给老妈碗中夹了口菜:“妈,快吃吧,天不早了。”

老太太愣了,半天没开口,想要吃又迟疑,似乎没有那勇气,终于还是起身端起粥碗去了厨房,不一会儿换了碗新粥回来。

原来,这菜是真的不能吃的,就连一向自许节约到极点的老太太都不敢吃!

苏宛不知道生气,程明却真的不高兴了——家里人也太不将他们夫妇当回事了,只知道伸手要钱要东西!宛儿不知道他却明白,烟酒根本不会在明天的酒席上出现。而且明天的菜钱也是他给老太太的,只是苏宛不知道这笔钱,是他悄悄从会计那里借的,等发年终奖时还。

他忽然有些心疼苏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