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卫家女第90节(1 / 2)





  一个是镇国定远公,一个是大将军之子,同样是将门出身,同样征战沙场,配得配得。

  看两人言谈,应是自幼相识的世交之家,自然是知根知底,又少翁婆之扰,不错不错。

  再看薛将军生得也是仪表堂堂,身强体健,举止潇洒随意却非放诞不羁之人,国公人品风流不喜拘束,观样貌,品气度,相称相称。

  最后见薛将军跟陈五郎说话时也甚是亲切,毫无架子,想来是心胸宽广,能容下国公妾室的贤良之人,甚好甚好。

  思来想去,伍显文心中大喜,定远公身边终于有了个可堪为妻之人,实在是北疆之福,他们这些臣下之幸啊!

  也不知怎得,吃了口鸡肉,薛惊河突然觉身上一冷,四下看看,他对卫蔷说:

  “我阿父定是在灵州念叨我呢,卫二,不如你给我把精钢匕首,让我带回去哄哄他老人家?”

  就仿佛从来没有顺手将一把匕首揣进自己怀里似的。

  看在过去交情上让他吞了把匕首已经够让堂堂定远公心疼的了,金乌高悬,梧桐影中卫蔷端着瓷碗轻轻一笑,眸光轻转:“薛大……午后与我校场打一架?”

  薛惊河面上笑容一僵,缓缓捧起了碗。

  却不知他对坐之处,伍显文的一双眼几乎要发出光来。

  听起来,这薛将军打不过国公大人。

  哎呀呀,这可真是妙极妙极。

  第92章 坦荡  “来,奖你颗蜜果。”……

  “卫二你说的拉几部打几部之法,正和我阿父心意,只是如今朝中……”与卫蔷在一处说话,薛惊河无可避免地说起了西北之事,薛重驻守西北四州,一侧是荒漠,一侧是羌人,自己所辖之地也是羌汉混杂,真说起来,其中冲突比百废待兴的北疆要复杂的多,有些羌人部落首领与汉人豪族勾结,也是做尽了伤天害理之事,还引得汉羌两族越发剑拔弩张,卫蔷的意思是寻机挑起与羌人的战火,却不是与全部羌人开战,联手其中愿与汉人交好的部落,同时清缴汉人与羌人中作恶多端之人。

  这法子剑指豪族,说出口已经是冒险,做起来更是担了身家性命的干系,可卫蔷敢说,薛重敢听,也敢信敢用。

  “我阿父年纪大了,心也比从前软了,胡唯忠吃了二百多人的空饷,我有心让他尝尝军法厉害,可我阿父顾念他在西北这么多年也算劳苦功高,只打了他六十军棍,过了半年,又把他弟弟提成了校尉。”

  说完,薛惊河摇了摇头。

  “卫二,真要说起军法严明,我阿父都说你比你父兄祖辈加起来都要有手段。”

  卫蔷将一碟蜜果放在桌上,笑着说:“大将军总是看着旁人家的孩子更好,从前是看我大哥,如今是看我,不过是心里对你有所期许罢了。”

  “我哪里不知道我阿父在想什么?不过你那志军之法,确实令人叹为观止……以北疆为家,以兵士为北疆子弟,以北疆百姓为父母亲人,说起来容易,做起来何其艰难?”

  看着卫蔷在自己说话时给自己添了杯茶,他嘿嘿笑了两声。

  他们二人说笑相得,旁边的人却觉察出了不对。

  按说这些年薛惊河戍守西北,卫蔷镇守北疆,武将无调令不可擅动,他们二人应是经年未见才对。

  可如今这般随口能说出对方治军之法,别说在一旁听着的陈重远因懂大梁律法而心惊,连薛惊河的堂妹薛洗月也摸不着头脑。

  卫蔷也不避着他们,午后的阳光晒得人心酥骨软,她眯了眯眼睛,一只手撑着头,笑着对薛洗月说道:

  “我在北疆刚打出名气,就有人从兰陵带了三百部曲穿过了大半北疆数千里之地来寻‘卫二郎’,第一句话就是‘那传说中的卫二郎在何处?若是敢冒名顶替,小爷我今日取了你狗头祭奠我挚友!’”

  说话时她抬了抬下巴,正是指向了薛惊河,忍了又忍,还是没忍住,说完之后就哈哈大笑了起来。

  薛洗月自认这半年来也是人生跌宕,本以为再没什么事情能让自己大惊失色了,听了此事,嘴巴都张开了。

  “大兄……”

  “怎了?我那时还以为卫二你死在汉水了呢,自然以为北疆的卫二是假的。谁能想到你不仅没死,竟然敢一个人就回了北疆还占山为王起来。”

  薛惊河还理直气壮,全然不觉当年不到十七岁的自己做了什么惊天动地之事,士为知己者死,他阿父为了卫元帅愿意冒天下之大不韪窝藏卫二,他自然也不能看着自己的好友的妹妹、也同样是自己好友之人死后还被人利用,那可是足足一个半的知己!

  卫蔷还笑他:“不过是看见了我的剑鞘就以为我死了,我叫你薛大傻子着实没叫错。”

  薛惊河毫不心虚,随手从桌上取了颗蜜果放进嘴里,惊喜地瞪大了眼,先笑着说了一句:“这味道我可是很多年没遇到了。”

  一旁的卫蔷愣了一下,笑容又真切了几分:“你要是喜欢,我给你讨两瓮带走,就不收你钱了。”

  “哟,卫二真是难得大方。”薛惊河眉开眼笑,仿佛讨了天大的便宜,“我阿娘也喜欢吃这味道的蜜果,等我回去了与她说,让她给你做件新衣当回礼。”

  连吃了两颗蜜果,两条腿一伸开仿佛有一丈长的男人凑到卫蔷面前又振振有词道:“我那时哪知道你会弃剑用刀?况且当时汉水附近都传说有一少年为了几颗从剑鞘上抠下来的宝石被人逼着跳了汉水,听了这话,再寻到你的剑鞘,我哪能不这般想?亏我哭了足两日,还在汉水边上用那刀鞘给你立了衣冠冢呢,你还反过来笑我这许多年。”

  想想那时的卫二,父母大兄都没了,一人游荡在外,薛惊河为她在汉水立冢之后回了兰陵,没多久又知道卫二的恩师林大家也去了,接着是蛮族南下,天下大乱。

  “内库烧为锦绣灰,天街踏尽公卿骨”*,当年在长安一起放荡的将门子弟,有的血战报国,有的奔波逃命,大劫之后死了不知凡几。

  薛惊河清明烧纸的时候还对他们说:“卫二在那头,还有卫大给她撑腰,你们可想开些,要点脸面,别打以多胜少的打算了。”

  现在想想,薛惊河摇摇头:“也是我那时年幼,没想过你这卫二竟然是个百劫不死的真英雄。来,奖你颗蜜果。”

  卫蔷刚想起那跳了汉水不知生死的沈秋辞,看见送到眼前的蜜果,眉头都皱了起来。

  “太甜了……”

  “觉得甜了就多喝两盏茶,等战事再起,沙场上你就是想寻这味道都难了。”

  薛惊河还真给卫蔷连茶也斟满了。

  看看茶盏,看看蜜果,再看看自己这好友,卫蔷笑着摇摇头,还是接过来吃进了嘴里。

  入口是熟悉到令人不耐的甜,刚在舌尖,又被茶水冲淡,透出了果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