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41节(1 / 2)





  庄太后再也绷不住了,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

  江蕙的话太动听了,就算明知是拍马屁,庄太后也爱听。

  永城王气得鼻子都要歪了。好嘛,江蕙可真会给自己开脱,她这么一说,不经传召便进殿,非但不是她的过错,还成她的功劳了!

  “不就是救了个宁国夫人么,算多大的功劳?”永城王这个人没什么涵养,一着急一生气,他就口不择言了。

  “不就是救了个宁国夫人么。”江蕙重复着永城王的话,神色渐渐冷淡下来,“永城王殿下,听你这话意,你是真没什么长进,还和从前一样分不清轻重缓急啊。”

  “你说谁没长进,谁分不清轻重缓急?”永城王面红脖子粗。

  江蕙一声冷笑,“我说你没长进,说你分不清轻重缓急,难道还说错你了么?永城王殿下,方才我要救宁国夫人,你却不顾宁国夫人的安危,不顾太后娘娘的担忧之情,一再阻止我,你是不是分不清轻重缓危?按当时的情形,连三岁小孩儿都知道应该先救人,私人恩怨必须暂时抛诸脑后!”

  安国夫人站起身,“奴婢必须要为江姑娘说句话了。江姑娘说的没错,阿春那时候都没气儿了,确实应该先救人,别的事都往后放放。娘娘,这倒不是因为被救的人是阿春,奴婢才这么说,便是换个人也是一样的。人命关天啊。”

  宫女太监们虽然不敢开口说话,但却不由自主流露出赞成的神色。是啊,谁的命不是命,救人要紧,宁国夫人都没气儿了,再迟一步就真的没命了,你永城王还在纠结穆王府那点子恩恩怨怨,也太狠心了吧。

  “阿秋说的对,人命关天。”庄太后也是点头。

  永城王知道庄太后耳朵根子有些软,便有些急了,瞪了安国夫人一眼,嚷嚷道:“好,分不清轻重缓急什么的,我暂时不和你理论。你说我没有长进,这是什么道理?江蕙,你这不是骂我,是骂我父王、骂太后娘娘,说他们不会管教我!”

  庄太后眉头又皱起来了。

  “这糊涂老太太。”潞王咬牙。

  淮王捏了潞王一把,潞王悻悻住嘴,连小声抱怨也不敢了。

  江蕙声音清洌,“永城王殿下,你远在深州,和太后娘娘数年方才能见一面,你的教养若有问题,与太后娘娘何干?我是个直性子,有什么就说什么,不会拐弯磨角,我说你没有长进,单单只是说你而已,和别的人都没有干系。”

  “你是个直性子,哈哈哈。”永城王大笑。

  江蕙正色道:“我说你没有长进,虽然话不好听,却没有说错。永城王殿下,方才你阻止我救宁国夫人,在深州的时候,你对你的同母兄长、穆王世子的伤势不闻不问,却一心只想着害人抓人,你在深州时的言行,和在京城的言行,是一脉相承的。你总是意气用事,关注一些不必要的细节,对真正重要的事反倒忽视了。对于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同母兄长的伤势,而不是什么抓人害人,难道不是么?”

  “对啊,最重要的是颛儿的伤势。”庄太后坐不住了,“颖儿啊,你大哥的伤怎样了?要不要紧?”

  “皇祖母英明,最重要的是大堂哥的伤势。”一直沉默不语的淮王开了口,“让哪个太医给看的?开的什么方子?大堂哥一天吃几顿饭,睡多久的觉?”

  “你管我大哥一天吃几顿饭,睡多久觉。”永城王答不出来,气急败坏。

  “一个人若是能吃能睡,那便没有大碍。”淮王心平气和。

  “是啊,熲儿说的对,一个人能吃能睡,便没有大碍。”庄太后虽偏向永城王,也知道淮王这话有道理,“颖儿你快说说,你大哥一天吃几顿饭,睡得好不好?”

  “这个,这个……”永城王吱吱唔唔。

  他的亲大哥、穆王世子是谁给治的伤,开的什么方子,能不能吃下饭、能不能睡好觉,这些细枝末节,永城王是一概不知。

  这些琐碎的事,永城王根本不屑理。不过庄太后看着很关心的样子,永城王的真心话不便说出口。

  “你这孩子。”庄太后见永城王答不上来,长长叹了口气。

  庄太后叫了心腹太监过来,命他到穆王府去召项城王,“他要是不知道他大哥的伤势如何,却不必来了,哀家见他也无用。”太监不敢怠慢,连声答应,当即便去了穆王府。

  淮王向庄太后推荐陆太医,“皇祖母,他善治外伤,他曾经……”细心讲解起陆太医曾为什么人治过伤、如何医治的

  庄太后很感兴趣,认真的听淮王说完,立即吩咐人去太医院传旨,让陆太医立即出发到深州去,看视穆王世子李颛。

  庄太后的注意力现在全在李颛的伤势上头,追究江蕙这件事,她好像完全忘了。

  永城王又惊又怒。

  江蕙能言善辩,李颎又莫名其妙跟着瞎捣乱,难道就这么过关了?太可恶了,这简直是欺负人……

  ☆、040

  一直到这个时候, 太医才背着药箱匆匆赶过来了。太医进来拜见庄太后,庄太后未免嗔怪,“手脚这么慢。真要等你来, 黄花菜都凉了。”太医其实是接到传唤之后马不停蹄跑过来的, 片刻没敢担误,但他在庄太后面前也不敢为自己辩解, 顿首道:“臣该死。”

  安国夫人认得这是常常为宁国夫人看病的卢太医,这位太医极好说话, 医术又高明, 况且又感激江蕙, 存心要在庄太后夸奖江蕙,忙说道:“从太医院到永寿宫,这位太医来得算快的了。其实方才阿春已经没气儿了, 就算太医飞过来也是来不及,幸亏有江姑娘在,方才有惊无险。”

  安国夫人这话既开脱了卢太医,又突出了江蕙的功荣, 同时为他们两个说了话。

  安国夫人是服侍庄太后多年的老人,说话果然有份量,庄太后神色温和了, “这也难怪,路是远了些。”不再责怪卢太医了。

  卢太医对安国夫人自是异常感激,忙上前道谢,安国夫人道:“平时都是你为宁国夫人治病, 她身体如何你最清楚,你快来给她仔细瞧瞧。方才病人已经没气儿,是江姑娘起死回生把人给救回来了。”一边说话,一边悄悄向卢太医使了个眼色。

  卢太医会意,惊奇的“咦”了一声,“如此神奇之事,下官还是头回听说呢。江姑娘小小年纪,弱质娉婷,真不敢相信竟有这样的本事。”

  安国夫人忙把江蕙救人的事添油加醋说了说,把江蕙说得神乎其神。卢太医听到心跳骤停等,眉头跳了跳,惊讶万分,“竟有这等事!不瞒夫人说,下官生平并没有亲眼见到这种事,只是听何相爷说过,二十年前他母亲心疾突发,人事不醒,连呼吸都没有了。幸得一位萍水相逢的姑娘慨然出手,方能平安获救。那位姑娘和江姑娘年龄差不多,也是盈盈十五,可惜救过人之后便走了,何相爷多方寻找,始终没有那位姑娘的消息。”

  看看江蕙,想想自己曾经听到的事,愈想愈奇。

  十四五岁的小姑娘,怎么会有那么大的本事、那么好的医术啊?匪夷所思。

  潞王听得入了迷,“天底下还会有像江姑娘一样懂医术的女子么?这可巧了。”

  淮王心中感动,神色异常温柔,“那位不知名的姑娘,或许便是江姑娘的母亲。”

  二十年前,那位姑娘盈盈十五,现在应该是三十五岁,正和江蕙母亲冯夫人的年龄相吻合。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是十四五岁姑娘能医治罕见疑难病症的,却只有这对母女。

  “敢问江姑娘的母亲,可是姓冯?”卢太医眼睛一亮,虽然是在庄太后面前,声音也不知不觉异常响亮,“何相爷和那位姑娘匆匆一面,别的不知道,却听有人称呼她冯姑娘……”

  “家母确实姓冯。”江蕙彬彬有礼,“我也听家母讲述过类似的事,不过和您说的有些出入。家母说,当年她曾经遇到一对孪生姐妹,这对姐妹习性甚为相似,就连生病也赶在同一时候,几乎同时心跳骤停。我母亲先为姐姐救治,姐姐心跳恢复之后暂时昏迷,我母亲要接着救妹妹,但妹妹的家属不许,说我母亲年纪又小,又不认识,而且她先救的病人又昏迷不醒,不能相信,便把妹妹拜托给了在场的一位名医,不许我母亲插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