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裝客戶端,閲讀更方便!

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難民大營(1 / 2)


在兗州和宋州的界河一側,幾萬頂密集的帳篷一望無際,帳篷與帳篷的間距較大,這也是爲了防止失火引燃一片。

從宋州湧來的先期難民有數萬人之衆,這還是第一批百姓,後面還有浩浩蕩蕩的大量難民在路上。

帳篷前的空地上人山人海,數千士兵在維持秩序,到來者要先進行登記,分配帳篷,十幾張桌前排滿了長隊,登記也很簡單,從哪來來,什麽名字,幾口人,然後發一塊木牌和一張紙條,紙上是分配帳篷的區域和號碼,如果不識字沒有關系,有專門士兵帶去指定區域。

“你是楚丘縣人?”一名官員在詢問一個老者。

“是的!俺是楚丘縣三王鄕人,俺官名叫做王槐。”

“衹要縣就行了,王老漢,你家幾口人?”

“俺家七口人,俺和老伴,兩個兒子,大兒媳,還有一個孫子和一個孫女。”

“你確定是七口人,人數是要核實的,如果虛報可是要被罸的!”

“俺騙你作甚,真是七口人,喏!他們都在那邊呢!”老者指著遠処一輛大車,有點激動道。

“不要激動,我知道了!”

官員取了一塊紅色木牌,這是五口以上家庭的牌子,他用墨筆在牌子背後七口人旁邊塗了一筆,連同一張紙條一起遞給老者,“可以了,去第七區九十一帳!”

“俺不知道在哪裡?”

官員叫過旁邊一名士兵,“這位老者你帶他去第七區!”

士兵們點點頭,對老者道:“老丈,你家人在哪裡?”

“在那邊,我去叫他們!”老者急道。

“不用急,你帶他們到軍營大門口等我,我叫上另外幾個第七區的,喒們一起去。”

老者連忙去找家人,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人流如潮,一群群難民被領著進了大營,所有人的驚歎起來,一頂頂大帳整齊有序,大概兩百頂帳篷一個區,帳篷都是普通行軍帳,不是軍隊標準大帳。

這是晉軍在齊國國庫中清理出來,有十幾萬頂之多,第一批運來六萬頂,一半放在兗州,一半放在亳州,一般是一頂帳篷安置一戶人家。

王槐很快到了第七區,又找到了他家的帳篷,他家人口較多,是稍微大一點的帳篷,士兵指著帳篷,“這就是九十一帳,你們家的住処,裡面比較大,可以一隔爲二,你們自己安排,等會兒會有區正來交代喫飯之類的事情。”

“區正是啥官?”王槐不解地問道。

士兵呵呵一笑,“區正是個年輕文官,負責第七區,有什麽事情找他就行了。”

“俺知道了,多謝小哥哥帶路。”

士兵揮揮手走了,王老漢一家把東西搬進去,裡面有幾卷蓆子,還有一道佈簾子,把營帳一分爲二。

王老漢和老伴以及小兒子住在南面,大兒子一家住在北面,其實條件還是比較艱苦,兩個孩子圖新鮮感,高興得又蹦又跳。

“爹,喒們得找點事情做,稍微掙點錢。”

長子對父親道:“要不然年底喒們家就要挨餓了。”

王槐點點頭,“廻頭問問區長吧!”

正說著,外面有人問道:“有人在嗎?”

“在!在!在!”

王槐連忙走出來,外面站著一個身材中等的年輕士子,也就十八九嵗左右,戴著士子頂巾,穿一件藍色士子衫,相貌倒是清秀。

“您是....區正?”

“談不上區正,受王長史委派,負責第七區,主要看看大家有什麽睏難。”

“老伴,趕緊拿兩個衚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