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7章:看病的家伙事(1 / 2)





  “你不能动,这是相当珍贵的文史资料,必须由专业人士帮你翻阅。”

  叶飞看了看师父,师父点点头,叶飞只好耐着性子,从身上拿出纸笔,在工作人员小心翼翼的翻开第一夜后,叶飞开始记录。

  看到这里,估计有人就疑惑了,为什么不拍照,这可比手写记录要方便多了。

  有所不知,在任何珍贵书画展馆中,对光的要求非常苛刻,有些展馆禁止拍照,就是因为闪光灯的亮度,很有可能对书画上的文字造成损伤,毕竟是经过几百年岁月洗礼的纸张文物,不管是墨迹还是枯黄的宣纸,都脆弱的很,不小心不行啊。

  记录是一个漫长的工作,叶飞的心却很激动,每一句话,每一个字,都是李时珍亲笔手写,这是古中医的亲身体会与心得,写着写着,叶飞就沉寂其中。

  李卫国在医史文献馆里逛了一圈,见叶飞兢兢业业的抄录着,他也不打扰,背着手走到展馆门口,馆长留下几个人保护文物,带着管理者出门去找李卫国,谈谈药箱的事。

  李卫国不是不通情达理,只不过这药箱的意义不一样,他是行医和传承用的,如果真的被人展出看一辈子,他们李氏中医还怎么传承下去。

  园长很懂谈话技巧,由浅入深的问道:“你们这次回来,打算待多久?”

  “所有医史文献抄完为止。”师父冷言冷语的说。

  “这……”

  要知道,这李时珍陵园一天给当地带来多少旅游经济,闭馆一天,这就是不小的经济损失,他们居然要等着抄完为止,这那行。

  “李先生,您这也太让我们难做了。”

  李卫国背着手说道:“我知道你们担心什么,但我有这个权限不是吗?”

  “话是没错,可我们馆工作人员有将近200人,我们也要吃饭的呀?”

  “不是有财政开支吗。”

  “这……”

  “好了。”李卫国冷声说:“我们抄我们的,你们该开馆开馆,除了医史文献馆,其他的随便展览。”

  其实这也是一个办法,两不耽误,目前来讲也只能如此,馆里的人也不计较,但馆长又插话说:“李老先生,趁您有空,咱们聊聊您的医疗箱的解决办法吧。”

  李卫国看向他,馆长说:“讲真,不管您有何目的,这医疗箱以及里面的所有东西,都是珍贵的历史文物,按照最新的国家文化遗产保护法,您都没有拥有权,毕竟这件文物够年限了,它就是中国中医的文化魁宝,您真不能拿走。”

  李卫国深吸一口气说:“我李家后人行医多年,一直用着老祖宗的这个医疗箱,你们看见了,上面有我家老祖宗的亲手刻字,时刻告诫我们李氏后人自己的责任,现在你们要据为己有,给人欣赏用,你说怎么办?”

  “这……”

  这是一个无解难题,馆里没有错,毕竟这是李时珍遗物,李卫国也没有错,拿回李家传承用的医疗箱,继续从事医疗行业,带着叶飞把中医发扬光大。

  只不过两者,一个出发点是为了保护文物,一个出发点是拿出来用,怎么都有点冲突,这个无解难题一直持续好几天,之后一个管理员提出了一个意见,这才让双方勉强达成一致。

  但话题先说叶飞抄录文献,李时珍是明代医学家,皇家太医院判,去世后明朝廷敕封为文林郎,在世的时候,曾经担任过太医,但不愿与太医们争斗,这才辞去太医职务,打算重编本草。

  中国医学界,有两本本草巨著,第一部名为神农本草经,传说是神农尝百草后编写,后被无数医学家修著完善,但对药理药性,还有很多不足之处。

  李时珍辞职太医后,下定决心完善本草,参考历代医药等方面书籍925种,考古证今、穷究物理,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弄清许多疑难问题,历经27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