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1章(1 / 2)





  此言一出,原来还有些蠢蠢欲动的猫儿,立刻老实了。

  **

  以前萧妙音看小说,里面说到皇帝是最难陪的,因为你不知道你什么时候会做错事被皇帝记恨在心,然后被日后算账。所谓伴君如伴虎。

  她坐在小胡床上,看着那边的拓跋演骑着小母马来回的吆喝。

  这话说的……好像有……那么一点点的错?

  瞧这欢快的哟。萧妙音感觉自己成了幼儿园园长,为首的那个正在马上撒欢呢,拓跋演骑着一匹温顺的小母马在前面跑,后面一群黄门苦哈哈的在后面追。

  萧妙音看了看着灿烂的日头,再喝了一口冰镇过的酪浆无比怀念在殿内的凉快舒服。

  “三娘不去试试看?”在拓跋演身边服侍的毛奇躬下~身对萧妙音说道。

  萧妙音放下手里的鎏金杯子,扬起手,给毛奇看看她那小身板,这个小身板还去骑马,恐怕马背还没上去就能被颠下来。

  “……”毛奇也觉得自己失言了,不过面前的小娘子还真的和同年岁的孩子不太一样。毛奇看着拓跋演玩的一身大汗,心里直叹气,陛下何尝不知道太皇太后的用意,不过天家原本就是如此,与其一味抵制,不如欣然接受,何况看陛下的样子对这位萧三娘还是很喜欢的样子,不然也不会提起来。

  毛奇想起上次进宫的萧二娘,那位小娘子还是博阳侯嫡女,可是一次都没有被陛下提起过。

  “奴婢失言了。”毛奇说道。

  “无事,我也想快快长大呢。”萧妙音知道毛奇是拓跋演身边的贴身黄门,才不会傻傻的真的去说‘你说错了’,“这么小。”她低下头嫌弃的看了看自己的手。

  “三娘子很快就长大了。”毛奇笑道,小孩子长大也就是那么几年的事,不过这位娘子若真的长成了,不出意外是要被送入宫廷的。

  “承蒙贵言。”萧妙音对毛奇很客气。

  “你们在说甚么?”拓跋演从马背上下来向这边走来,黄门连忙给他罩上一条擦汗用的锦巾。

  男孩子很少有精心打理自己的,拓跋演也不例外,他随意的擦了一下头上的汗珠就干脆坐在萧妙音身边,扯开身上的衣襟,好让身后宫人扇出的风快点灌入到脖子里去。

  “陛下不可。”萧妙音瞧着拓跋演贪凉,放下手里的鎏金杯子,说道。

  “嗯?”拓跋演听到她这么说,不禁转过头来。在宫室中一向是他想如何就如何的。

  “儿以前听人说,人出大汗之后不宜立即吹风解除寒凉之物,不然容易生病。”说完她立即又抱起了另外一只鎏金杯子开始喝冰镇梨汁。

  “……”拓跋演看着萧妙音前一刻还板着脸说正经话,下一刻就开始喝饮品。不禁眉头抽动了一下。

  “陛下,三娘子说的有些道理。”毛奇是拓跋演身边的人,比拓跋演自己更加看重他的身体,“不如过一会再吹风。”

  拓跋演年纪小,但也分得出哪些人的话是为了他好,让身后的那些扇风的宫人退下,他十分坏心眼的看到萧妙音额头上也积攒了一层汗珠子。

  平城虽然地处代地,但热起来实在是好不到哪里去。拓跋演见到她脑门上冒出的汗珠子,赶紧让她坐在那边去,“那边有风,你坐那边吧。”

  萧妙音欲哭无泪,她更想回到宫殿内啊,宫殿内有专门的冰山,哪怕外面再热,里面也是凉飕飕的。

  不过皇帝都这么说了,她还能说不行么?

  拓跋演看着萧妙音不情不愿的模样,差点笑出声,不知道为什么这么一个心里想什么都摆在脸上的小娘子是怎么得了太皇太后的青眼,他还以为太皇太后喜欢的都是和她一样性子的人呢。

  “不喜欢?”拓跋演故意问道。

  萧妙音已经热的有些晕乎乎的,听到拓跋演这儿么问,她立即就答,“是啊,还是殿里好。”

  这话一说出来,她反应过来怎么把心里的想法说出来。

  拓跋演看着萧妙音瞪大眼双手捂嘴,不禁哈哈大笑。

  这么一个小娘子,可要比那些人有趣多了!

  萧妙音看着乐不可支的拓跋演,心里恨不得抓起面前的酪浆糊他一脸!

  拓跋演笑够了,他看到萧妙音坐在那里不做声,知道她是不高兴了,“待会就回宫殿中,不会在这里逗留太久,对了你喜欢甚么?”

  萧妙音瞥了他一眼,颇有些懒得搭理的样子,“陛下这是……”

  这熊孩子又要做什么?

  “你说了,我看看我有没有啊。”拓跋演在她面前懒得绕圈子,不过他就算绕了圈子,恐怕这个小娘子会不明白了。

  “……”萧妙音沉默一会,摇摇头,“无。”

  她在萧家锦衣玉食,也不差让皇帝给什么,何况她还真的没做什么,充其量就是做了一个玩伴而已,还不轮到让他给东西的程度。

  拓跋演转过头来。

  **

  博阳侯府中今日请了几位先生,上回小慕容氏得了大伯子的指点,知道如今外面战事不比几位先帝时候多了,而且就算有,还有那些六镇的人在。小慕容氏心底里也不太希望到时候自己儿子在战场上拼命。

  思来想去,那么就只有走萧家祖上的路子了。

  “娘子让二娘和郎君一起读书?”小慕容氏陪嫁过来的心腹侍女问道。

  小慕容氏这次让女儿和儿子一起读书,多少都有些让女儿也粘些书卷气的意思。这个女儿比兄长要聪慧,只是对于读书一事上并不热衷。

  可但凡大家的小娘子,哪个不是学富五车,拿出去样样不比郎君差?慕容家汉化日久,小慕容氏也觉得让女儿多学些书才好。

  “不错。”小慕容氏坐在床上,召来几个侍女为自己捶肩捏腿,“二娘年纪也到了,我听说阿兄家的三娘在二娘这年纪已经很争气,书读的很好了。”

  按理说一个庶女也轮不到她出名,但是架不住萧佻那么拿着妹妹的字在外面到处炫耀,尤其炫耀的对象也是一些贵族。小娘子的名声就是被父兄这么在外捧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