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316章 控诉

第316章 控诉

夏生摸摸鼻头,“都甩巴掌了,还没好意思管教?”

莫颜抿嘴笑,“或许要是早点儿这么管,现在也不用这么操心了。”

话没说透,夏生心里已经隐隐有了数,怀轩也在眼前了。

莫颜带着夏生看看她住过的屋子,“其实,若是有机会,我更想带你去府城,我出生长大的地方看看。”

“府城?你家,你舅舅家?”夏生问道,看得出来,莫颜的目光在怀轩里并没有什么过多的流连。

“嗯。小时候觉得父母亲带着我总是东奔西跑,一年里头待在府城家里的时间只是一小部分,可是跟这里比起来,我更怀念那里。”莫颜感怀的道,认真的看着夏生,“要是有机会,我想带你去看看我家山脚下的宅子,农家宅子,并不大,山上还有我父亲种过药材的林子,母亲会带我去摘些野菜。还有我待过的绣坊,我在绣坊待的日子,比在哪里都长,以前经常觉得绣坊的日子索然无味,现在想想,绣坊里起码很安稳……”

随着她絮絮叨叨的话语,莫颜自己仿佛都回到了那个安慰平静的地方。她幼时的烦恼,懵懂,还有现在对亲人的思念,每一样在现在看来,都是很美好的,只是带着一点点惆怅。

去看捣鼓过制香的厢房,夏生认真的四处查看,“你喜欢弄这些,也可以在松意居弄一间这样的厢房来。这样我若是不在家,韵韵去了马面街那边了,你也能做些你喜欢的事情。”

“弄一个也可以。”莫颜不好意思说她当时在怀轩鼓捣这个的本来目的,是不想一日三顿全指着去诚院。

但是夏生的提议她还是很开心的,“你不在家,我也没有很无聊,陪陪老太君,老太君那边也总有大嫂二嫂她们在,人多也是热闹的。我也不是经常做这些,这个么,做起来都是很繁琐的,用料种类多,炮制的方法也不一样,不过这个要么干脆好长时间不做,有的时候兴致来了想做一些,一开动了就有些收不住手。”

“那就备一间这样的厢房。”夏生坚持的道。

他们从怀轩出来,商量着去往诚院那边去,若是谭氏午歇起来了,也能告辞了,刚踏入诚院的二门,洺黎就往外走迎他们,“姑爷和姑奶奶来了啊,老夫人正说让奴婢去请你们过来的呢。”

今日待客,谭氏午歇也没有多睡,待在正屋里见了面打过招呼,莫誉就拉了夏生到一旁厢房去,非要赠予两坛子他珍藏的好酒给夏生。

两个男人在厢房里说酒说得是头头是道,谭氏听着笑,转头跟莫颜道,“嫁了人了,做了别人家的媳妇子了,就该这样,以夫家为主,把长辈夫婿都伺候妥帖最为重要,娘家么,总是在你背后站着不会跑的,切莫不懂事,有点儿小事就往回跑,这个小性子一定不能耍,不是要你忘了娘家,娘家是放在心底的东西,婆家人却大多是不喜欢儿媳妇三天两头跑娘家的……”

莫颜微微笑着点头,“我记住了。祖母你多保重身体,我不能常回来,有事没事你让人给我送信,我也知道你安好。”

“哎,好,好好。”听懂了她的话,但是还是牵挂着她老人家,谭氏心里熨帖极了。

这就是谭氏琢磨着一定要好好儿叮嘱莫颜的事情,那边夏生也拎了两坛子酒和莫誉一前一后出来了,莫颜就起身和夏生并排站着,给谭氏行礼告辞。

王氏早早回毅堂里去了,今天待客,她出席也只是个意思,正好她不在,莫誉就“盛情”送他们夫妻俩出府。

到了马车上,夏生让莫颜靠着他闭目养养神。莫颜眼睛闭着,心里千回百转。

谭氏郑重叮嘱的,其实就是夏家主仆私底下议论的李氏现在最大的错处。一旦有矛盾了,关起门来在婆家解决最好,闹出了门,闹到了娘家,那就不是两个人之间的矛盾了,就上升到了两家的矛盾了,最后谁也下不来台。

她又想到,当初丁香香就经常讲她大姐和婆家就经常是各种大小矛盾,而她大姐就是经常三天两头跑娘家的典范,不仅如此,大姐在夫家手头短了,娘家还经常贴补她。

以前总觉得做丁家作为娘家很是不容易,女儿出嫁了过得不好要劳心,日子过得不好还得贴补那是劳力。可是反过来想想,或许也就是娘家的这种贴补,助长了丁家大姐的气焰,因此跟婆家的矛盾上她更加的寸步不让,而同时,婆家觉得小两口反正有短缺了还有冤大头娘家拉把手的呢,这样公婆对儿媳就会更加怠慢……

马车晃晃悠悠,她越想越多,想着又觉得自己好笑,怎么一嫁了人,脑子里都停不下来转悠这些妯娌公婆的破事来了,好像怎么想都有理,哪一方都不是完全错……

在垂花门下了马车,两人直接往长生居去,给老太君请了安,再回松意居换洗,正好能接着吃晚饭。

路上夏生还打趣呢,“我们该是回来的最早的吧,你看,老太君那边儿,二婶三婶,还有二嫂,肯定都没回来,老太君肯定无聊得打瞌睡。”

“还有夏韵陪着呢。怎么会无聊。”莫颜道。

“韵韵?她?”夏生撇嘴,“我打赌她早溜回秋韵院睡觉玩儿去了。”

不想到了松意居,正屋里却是坐着站着好几个人。

夏韵是不在,没看到身影,正屋中间站着的却是她未来的公公,苏六爷。

莫颜只见过苏六爷一次,却是能一眼就认出来,因为苏六爷跟苏燃父子长得特别像,就是气质上差异比较大。

苏燃是少年人的温润和煦,苏六爷则是生意人的谨慎精明。

夏山也在,坐在夏老太君下首。

苏六爷站在正屋中间,旁边跪着的婆子正在大声控诉,“奴婢本不该计较这些,老太君和侯爷仁厚,待咱们这些下人素来都是宽厚大方的,按理说哪怕是一把花生一把瓜子不发给咱们,咱们也不该有什么二心的。可是既然分发下来了,那花的都是府里的银子,没道理银子花了,分发给咱们的却是这样的东西……说出去,岂不是坏了主子们的名声?岂不是伤了老太君和侯爷的体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