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14.第14章 还债再起风波(2 / 2)

好比四川境内,钱币都是用铁铸造,背在身上特别重,所以四川在这有宋一朝才会最早地出现了“交子”这样的纸币。

而金银想兑换成铜钱,那理所当然的钱庄是要收手续费得。这些都是杨涵瑶以前看杂文看来得。想到了这点,倒也没觉得李三提得要求过份,于是点头道:“李三叔说得在理。那三叔,您看要加多少?”

李三手里拿着一个小竹签子,一边剔着牙,一边说道:“都乡里乡亲的,就加个500文吧。”

“什么?!”杨涵瑶怒了,见过不要脸得,没见过这么不要脸得!这简直是把脸皮都扔到地上去了,亏他还好意思说乡里乡亲得?NND,就算是放高利贷也没这么黑得啊!

“怎么?杨家大姐儿,你们这都欠了多久了?我没加点利息就不错了。当初给你们的可都是铜板子,这会儿你拿了个银锭子过来,我们还得去兑换,加点钱有什么不对吗?”

“李三家得,你,你怎么能这么说话?500文!这可是半贯钱呐!”

杨李氏气愤地说道,就知道这李三家的没安好心。开始是打上了房子的主意,这会儿自家拿出钱来还了,他,他居然又耍起了这等无赖之事,好生无耻!!!

“哼!”李三冷哼着,“我说杨家大娘,你这么激动作甚?你就当500文是我收得利息好了。你不想给?成啊!咱们到官府说道说道去!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好个天经地义!”杨涵瑶冷哼着,“李三叔这嘴皮子可真够利索得!这上下一翻,我们来还钱得倒还错了!亲娘,我们走!他不是要我们去官府说道么?咱就是去官府!我就不信了,这光天化日之下还没个说理的地方了!”

杨涵瑶说得义正严词,声音也非常高。本来早上那一幕许多人也见着了,都等着看这晚上杨家会不会来还钱呢!有好事者,一听这边有动静,立刻就出了家门,堵到这儿来了。

李三见杨涵瑶这般说话,心里也有点发虚。这群乡下人一般一听到要上官府马上就萎缩了。哪知这杨家小娘子不但不怕,还要主动去官府,他在这儿村里横下还行。可要去官府。。。。。。。

不过他这么大一人,活了四十多年了,被一个小孩子唬住,觉得脸上也有些挂不下来。再者,他觉得杨涵瑶人小不懂事,可这杨家老太婆总不会不懂吧?且等他再说道说道,必然能把这500文钱黑到手。

房子是敲诈不到了,多弄个500钱花花也好啊!

“嘿,杨家小娘子,不是叔吓唬你!你人小不懂事,这告官可是要先挨板子得!”

“就是啊,有本事你告去啊!”何氏也在一旁帮着腔。

杨李氏一听要挨板子忙拉了拉杨涵瑶,低声说道:“姐儿,要不。。。。。。。”

杨涵瑶摇了摇头,给了杨李氏一个“放心”的眼神,冷哼着说道:“告官挨板子?”她冷笑着,“这是哪朝哪国的律法?三叔莫不是看我人小在诓我?”

“什么诓你?不信你试试去!”李三见杨涵瑶不为所动,心下也有些急了,忙拉高着嗓子吼着。

“呵!”杨涵瑶笑了笑,“三叔可有功名?”

“没有,问这个做什么?”

“可是官身?”

“你问这点子废话作甚?要么还钱,要么你告我去!”

“哼!三叔,你既无功名也不是官身,我告你怎么用得着挨板子?三叔难道用得是那契丹国的律法?你这可是里通外国,要灭九族得!!”杨涵瑶最后一句话说得特别用力,吓得李三脸都白了。

他哆嗦了下,说道:“你,你胡说甚?!”

其实杨涵瑶也不知道宋朝的律法是怎么样得。仗着前世学来得知识,自己分析了下,随便胡诌了下,给他扣个大帽子,先吓住他再说。

“三叔饭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说。咱平头老百姓地,枉议官府衙门的事儿可不好。告官就要打板子,三叔你这是在造官府的谣啊!”

杨涵瑶继续着心理攻势,看着李三那有些发白的脸色,忽然笑着说道:“三叔,大家都是乡亲。您帮了我家大忙,我家都感谢你。这借来的时候是铜钱,还得时候是银锭子是该给您加点钱。这样吧,100文,您看可行?”

“我看100文也多了。”身后一个村民小声嘀咕着。这李三一家在李家村横行霸道,多少人敢怒不敢言,看见杨家大姐儿三言两语就把李三吓得脸色煞白,心里都痛快着呢。

“不行!100文太少了,300文!”

“就100文!”杨涵瑶斩钉截铁地说道。开什么玩笑,100文都多了,自己是不想再惹事,等会儿回去还要做蛋雕呢。

“300文!不然你告我去吧!”李三财迷心窍也发了狠。

“哦?”杨涵瑶嘴角微微扬起,定定地望着李三与何氏,笑了笑说道:“那我可要问问青天大老爷,这百姓有冤来告状是不是要打板子?要青天大老爷说不用,那我就说这是我们村李三叔说得。。。。。。。这造谣生事,还说要用别国的律法来约束本国的居民,这分明就是里通外国嘛!不知是夷三族呢?还是灭九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