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仙台有树第13节(1 / 2)





  冉冉用力点了点头,她早就饿了,只等着认亲之后,来桌认亲宴吃一吃。

  苏易水转过头来,朝着诸位抱拳后,说道:“我的徒弟们筑基尚空,年纪小,禁不住饿,那么便向诸位告辞,先走一步了。”

  说完,他便带着几个愣头愣脑的徒弟随从,长袖翩然,一路下山而去了。

  沐清歌的眼睛渐渐瞪圆,在他的身后凄楚地喊了一声:“易儿!”

  可惜,昔日逆徒还是逆徒,那易儿恍如没有听见,依旧头也不回下山去了。

  沐清歌的拳头紧握,好半天才吸一口气,将情绪妥协控制住后,再次微笑地看向诸位掌门大能:“既然永城西山不肯再收留我,那么清歌也就只好麻烦诸位,再给我一次仙修正道的机会了……”

  说到这,沐清歌扫了一下那几位掌门,突然目光一顿,瞟到了开元真人慢慢展开的折扇上……

  她微微想了一下,开口道:“开元真人的为人,诸位最信任不过了,我愿投拜到开元真人的座下,洗心革面,重回正道。”

  这话一出,其他两大门派的师尊都有些不快。

  三大门派里,顶数九华派弟子众多,声势浩大。若是沐清歌投到了九华派的门下,岂不是更显得其他两个门派人丁凋落,毫无建树?

  虽然众位正道最终是要脱离俗尘,但是在未飞升前的百年时光里,还是要在俗世里讨生活的。眼见九华派日益强盛,其他两派心有不甘,一时又是一番理论争吵。

  沐清歌清楚,开元真人对付另外两个门派的掌门,有的是软硬法子。

  所以她压根不必去管真人如何说服他们。她将目光调转下山崖,远远可以看见苏易水正带着他的随从与弟子们一路从容下山。

  他……甚至连头都没有回。

  沐清歌使劲咬住了嘴唇——这到底是哪里出了错?为什么一切都跟她先前想的不一样?

  第17章

  就在她默立了一会后,三大门派也终于分出了章程:这沐清歌平日里由着九华派看管,若她敢轻举妄动,九华派当立刻诛杀之!否则就由两大门派接管。

  而其他两大门派的大能如遇天劫,九华派当派弟子全力相助。

  如此分派,皆大欢喜。

  就在其他两大门派的人终于散尽后,沐清歌才转身微笑看向了开元真人,她瞟了一眼他手里的折扇——那上面画着的是一副芭蕉卧虎图,一只白虎正卧在几片芭蕉叶下乘凉。

  这扇子,是沐清歌当年亲手画的扇面,被当今天子——那时还是小皇子的苏域拿走了。

  修真与人界,乃是井水不犯河水。

  当年沐清歌搅合到了龙子夺位的漩涡里已经是大大不妥了。而苏域贵为天子,就算感念沐清歌出手相助之恩,想要来救助她,也不好亲自下场招惹众位未来的大能仙人们。

  但是昔日恩人重生,却又要沦为阶下之囚,他做皇帝的怎么能袖手旁观?

  开元真人能拿到这把扇子,显然是受了皇帝所托,同时暗示着沐清歌,开元真人会替皇帝照应她的。

  所以她方才看了那扇子一眼,立刻心领神会,选了九华派来“监管”自己。

  果然众人走了以后,开元真人一脸笑意地便掏出了陛下的手信,递给了她。

  沐清歌接过信,慢慢看了起来。信里大概的意思,就是开元真人乃陛下信任的高人,他一定会照顾好战娘娘沐清歌。

  开元真人向来做事圆滑,看来暗地里与大齐的朝廷也多有联系。难怪三大门派,独独九华派山门修得最气派,弟子也是遍布天下,实力超群了。

  看着信里的言之切切,她心里更是有底了。

  看看,一切比她想象得还要顺畅些——沐清歌的确名声狼藉。可是只要她愿意,用心些,不再白白浪费与生俱来的天赋,便可站在权利之巅俯视众生!

  想到这,她裹紧了身上的披风,在风里缓缓松了一口气:能重活一次可真好。她一定会步步为营,活得……比沐清歌……还要精彩!

  众位大能们在绝山山顶如何分配人参果,暂且不提。

  再说早早离场的西山一派,师徒们下山第一件事便是去城镇里寻家酒楼吃饭。

  以前因为苏易水容貌封印,为了不吓着人,羽氏两兄妹陪着他偶尔下山时,也很少前往城镇热闹的场合。

  一来不符合仙修之人离群索居的习惯。二来,也是怕苏易水被那些俗人嘲讽。

  可今日主人的封印终于解开,再也不必戴着帷帽或者戴着面具遮掩了。

  羽童心里替主人高兴,再加上几个徒侄儿起哄,当下决定钱袋子出血,挑一间气派的酒楼吃个青春不老宴。

  薛冉冉在山顶上时就饿了。待一样样摆盘精美的菜肴端上桌子时,她两只大眼睛烁烁放光,频频举箸,夹菜喝汤吃饭一气呵成。

  而丘喜儿吃得就有些食不知味,只愣愣看着容貌赛潘安谪仙的恩师,最后捂着胸口,一口吞下应急的丹丸抢救发颤的心脏。

  乖乖,恩师竟然这般青春貌美!叫人如何守住芳心,潜心修真?

  当她看得入痴,苏易水突然抬头,一个眼神投递过来。

  只那么淡淡瞟了一眼,竟让犯花痴的丘喜儿冷得打了个哆嗦,心跳得更加厉害,却不是心悸而是受了惊吓。

  她再不敢抬头无礼看师父,只学了师妹冉冉的样子,闷头造饭。

  冉冉的肚肠填饱三分之后,便将少女该有的矜持捡拾起来,不再自顾自地吃喝,殷勤地给师父和师叔他们布菜添汤。

  不过师父似乎根本没有动筷,他老人家的辟谷期来去几乎无迹可寻,似乎从山上下来之后,只是在绝峰村里冉冉下厨时,吃过些她亲手做的饭菜。

  剩下的时光里,苏易水偶尔会喝些水,倒没见过他吃路上采买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