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十八章(2 / 2)


半个时辰后,房门再次打开,道衍从里面走出来,朝着沈瑄和孟清和两人微微一笑,很是意味深长。

孟清和开始牙酸,这大和尚没事玩什么神秘?

朱高炽三兄弟随后走出,朱高炽一身香炉灰,朱高煦青了一个眼眶,朱高燧头上肿起一个大包。

样子虽然狼狈,脸上却都带着梦幻般的笑。很显然,燕王收拾过儿子之后,又给三人分了甜枣。

“孟百户,孤同父王说了,自今日起,你不需再回边塞,留在王府护卫,仍任百户一职。”

开口的是朱高炽,朱高煦和朱高燧正回味着燕王给的甜枣,现下有人和他们说月亮是方的,两人都不会反对。

“卑下谢世子,谢高阳郡王,谢三公子!”

“起来吧,父王要见你和孟百户。”朱高炽笑着说道,“ 稍后,孤还想听你讲那名老者的故事。”

“卑下遵命。”

“好了,孤要去见母妃,二弟,三弟,来扶着为兄。”

听到朱高炽这句话,孟清和诧异的抬头,却见朱高煦和朱高燧没有任何异议,两人扶着朱高炽,身后跟着几名宦官宫人,走向了左侧回廊。

太阳从西边出来了?

兄友弟恭四个字,竟然会出现在这三兄弟身上?

“沈千户,孟百户,王爷有请。”

一身蓝色团领葵花衫的三保从室内走出,比起上次见面,三保没多少变化,对待沈瑄和孟清和的态度却明显亲切许多。

孟清和深吸一口气,果然赌对了。

只要护着世子三人从南京回来,哪怕只是个不起眼的护卫,也必定是水涨船高。

洒落的香炉和其他物件已被宦官和宫人收拾妥当,燕王坐在上首,脸色红润,似乎比月前还胖了不少。孟清和低头,错觉,一定是错觉!

“卑下见过王爷!”

“起来。”

燕王示意两人不必多礼,开口问道:“倪谅是怎么回事?”

“回王爷,倪谅欲诬告世子不法,卑下请示过世子郡王,将他抓了起来。”

砰!

燕王一拳砸在桌面上,虎目露出凶光,“好,好一个倪谅!”

沈瑄从怀中取出倪谅供出的细作名单,除了京城燕王府的人,北平燕王府长史葛诚,指挥卢振,乃至于教导世子的王府教授都赫然在列。

葛诚和卢振早就上了燕王的黑名单,王府教授却着实出乎预料。

“孤待他们不薄,竟如此回报于孤!”

燕王的手指一点一点合拢,将倪谅的供词攥紧,生生的捏成了一团。

“王爷息怒。”

“孤如何息怒,怎么息怒?!”

三个儿子从京城安全回来,彼此的亲近不似做假,燕王本来挺高兴。不想马上被泼了一瓢凉水,得知身边被安-插-了一堆细作,连为儿子挑选的护卫都一样!

从晴空万里到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不过眨眼的时间。

燕王收起暴怒的表情,手指一下一下敲着桌面。

“沈瑄。”

“卑下在!”

“孤命你为燕山后卫指挥,从京中带回的护卫皆归于你麾下,护卫王府!”

“卑职遵命!”

“孟清和。”

“卑下在。”

“你仍为百户,归于燕山后卫。”

“卑下遵命!”

“三保。”

“奴婢在。”

“和孟百户一起,带上几个人,”燕王将手中捏成团的供词扔给三保,“这上面的全都抓起来!”

“奴婢遵命。”

“至于倪谅,”燕王冷冷一笑,“叫人剥了他的皮!”

“是!”

孟清和伏在地上,听着燕王最后说出的话,从脊椎处升起一股冷意,很快蹿往四肢百骸。

他再一次清醒的认识到,面前的人是燕王,是历史上杀伐果决,令蒙元和诸邦闻风丧胆的永乐大帝!

刚刚升起的丁点骄傲很快被碾碎。

在朱棣手下做事,必须小心谨慎,绝对不能翘尾巴。

小心驶得万年船。

谨慎的人,才能活得长久。

当夜,为庆祝世子三人平安归来,王府设了家宴。

燕王一家举杯庆祝的同时,一队队护卫在提着灯笼的宦官引领下,踹开了王府长史和教授的房门。长史葛诚被抓时,在他枕下搜出了写给北平布政使张昺的秘信,信上只有短短的一句话;“燕王本无恙,公等勿懈。”

奉命抓人的总旗于亮脸色大变,立即派人奏报燕王。

彼时,王府教授已于房中投缳,家小投井。孟清和拿起他留在桌上的遗文,全篇痛斥燕王心怀不轨,不忠不臣。

“百户,如何处置?”

孟清和十分清楚,一张纸,几行字,将决定一个宗族的命运。就算现在不会,等到燕王登基的那一天,也是一样。

“百户?”

“呈交王爷。”

孟清和将纸交给同行的宦官,既然选择了不同的路,就要有承受后果的准备。

他钦佩王府教授的耿直,也钦佩他慷慨赴死的勇气,但,不同的立场,注定他必须收起心中的怜悯。

决定了,就不能后悔。

看到这张纸的不只他一人,想瞒,是肯定瞒不住的。

一将功成万骨枯,既然决定跟随燕王走上靖难这条路,当个反贼,有些事终将无法避免。

王府长史葛诚被抓,教授一家自尽,一同被抓的还有府内宦官,宫人,护卫及属官文吏等三十余人。

燕山护卫指挥卢振不知去向,孟清和同周荣碰面之后,很快意识到不好,三保亲自禀报燕王,仍是迟了一步。原来,王妃身边一名女官竟也是细作,将消息暗地传给卢振,卢振也不太仗义,见到王府护卫开始行动,压根没想着给葛诚等人提个醒,打晕盯着自己的两名护卫,拿着早已准备好的腰牌溜出了王府。

卢振出府直奔北平布政使司衙门,求见布政使张昺。

燕王装疯的消息自然隐瞒不住,但朝廷尚未下令,张昺谢贵不能对堂堂亲王怎么样,只能快马给京中送信,同时联系城外的宋忠,派兵入城,以木栅断端礼等四门通路,围困王府。

燕王之所以装疯,为的是争取时间,打造兵器,准备粮秣。如今百密一疏,竟被张信谢贵先行一步,来不及调派军队,情况顿时无比凶险。

气氛已是剑拔弩张,现在比的就是谁的速度更快,谁的心更狠!

王府内,燕王同道衍商量对策,孟清和与其他护卫守在门外。

此时,王府内已是灯火通明,步步为岗。

肃杀的气氛在空气中弥漫,几乎使人窒息。

北平都指挥使司内,谢贵正焦急的等待京城指令,张信坐在厢房内,沉默不语。

张信同燕王有私交,也很受燕王赏识,如今燕王身陷险境,他也十分的矛盾。

该奉行大义,为朝廷办事,还是……

张信举棋不定,一切只有等京城的旨意下达,才能做出决断。

历史在这里稍稍拐了一个弯,护卫倪谅没能成功告发燕王世子不法,燕王也没有派遣属官和百户邓庸进京,朝廷没有借口直接下令逮捕燕王,只能等着张昺的奏疏送到。

建文帝接到张昺的奏疏之后,立刻下达了逮捕燕王及其官属的诏令。只不过,经过齐泰的手,逮捕燕王官属的诏令下达给了张昺和谢贵,燕王的逮捕令仍是落在了张信手中。

事实证明,该来的总是会来,历史的惯性,终是不可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