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千两百七十一章 只能站着死,不能跪着生(2 / 2)


在这一刻,成吉思汗似乎瞬间就老了几岁,罕见地露出疲态,更是缓缓闭上双眼。对面的拖雷见了,惴惴不安。

四位王子,包围诸位大将,没有对成吉思汗不怕的。

良久,成吉思汗才缓缓睁开双眼,略带浑浊的眼球之中,已没有了迟疑,没了疲态,没了一切软弱跟取舍,有的,只是如钢铁一般的坚毅。

“既如此,那就战吧!”

成吉思汗起身,望着窗外的悠悠白云,“就让这蓝天白云,见证我们蒙古儿郎的传奇,用鲜血,捍卫我们一直不曾失去的荣耀吧!”

“是!”

拖雷重重点了点头,体内热血翻滚。

…………

十一月十三日,蒙古帝国主动终止跟大夏的谈判。如此也就意味着,在入冬之前,华夏区仅存的两大帝国,将展开一场生死大战。

没有二话,早有准备的鹰扬军、河东军、北疆军以及凤翔军,兵分四路,悍然杀进蒙古帝国境内。

用欧阳朔的话来说,大夏绝不会再允许,有敌人杀到帝国境内。“御敌于国门之外”,是欧阳朔对大夏军的最基本要求。

一时之间,北地再起硝烟。

欧阳朔倒是看得开,早在一个月前,他就隐隐感到,这一场大战终究不可避免,故而让四大集团军早作准备。

粮草补给,早就就位。

除窝阔台汗国的五十万大军,蒙古帝国本部有八十万大军,分布在北、东、南、中四部,绝无法跟大夏四大集团军相抗衡。

更不用说,在四大集团军后方,还有豹韬军跟虎贲军作为预备队。

这一场大战,蒙古帝国没可能胜,唯一的悬念,就是大夏要付出怎样的代价,才能拿下蒙古帝国,真正统一华夏全境。

因为战争发生地是北方,眼下已经是十一月,已经有了一丝寒意,此战注定了无法打持久战,否则的话,寒冬一到,双方都讨不到好。

“折腾吧,也就这一遭了。”

欧阳朔一边叹气,一边敲定对吐蕃的处置方案。

经内阁提议,查阅史料,决定将吐蕃更名为西康行省,行省治所自然是设在原吐蕃都城逻些城。

川南行省浔州郡守鲍叔牙,升任西康总督。

鲍叔牙也是一位帝国老臣,曾经还跟范仲淹竞争过川南总督,无论是资历,还是能力,都足以胜任西康总督一职。

有心人更是发现,随着鲍叔牙升迁,川南行省五位郡守之中,已无一位历史人才,陛下三叔,梧州郡守欧阳桓,一下闪耀川南。

“这是巧合,还是陛下有意为之?”大臣们只敢在心里揣测。

随着帝国拿下吐蕃,欧阳朔终于到了兑现对碔砆的承诺之时,决定设立西疆大都护府,由碔砆出任大都护一职。

碔砆卸下的江川总督一职,由江川行省九州郡守司马光升任,以司马光之才,执掌江川行省,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西疆大都护府暂时只管辖新设立的西康行省以及邻近的西海行省,治所同样设在逻些城,辐射整个西境。

至于蜀地行省,按帝国的长远规划,实在无法划入西疆地界,甚至于说,从帝国版图看,还属于半个中枢之地呢,因此没被划入西疆大都护府。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木兰月、白桦、攻城狮跟碔砆,都得到应有的回报。接下来,就该轮到凤囚凰了。

至于雄霸,那自然还得再往后排。

随着西疆大都护府的设立,西北战区总部也将西迁,由成都迁往逻些城。相应的,左宗棠统领的飞熊军也将转移至西康行省驻扎。

飞熊军的首要任务,就是看押那一百万战俘。

欧阳朔已经下令,立即解除战俘们的武装,全部派去修筑蜀地跟西海两地通往逻些城的两条官道。

两条官道是帝国治理西疆的生命线,再怎么重视都不为过。

如此,一百万战俘可不就是最好的劳动力,虽然不能把他们当做奴隶看待,但只要管基本的温饱,就能驱逐他们去干活。

除了两条官道,欧阳朔还计划,借机修通西康行省通往阿育王朝跟孔雀王朝的两条官道,为帝国将来攻打天竺做事前准备。

在亚洲,天竺是欧阳朔一定要拿下的目标。

为此,欧阳朔已经悄悄给孔雀王朝跟笈多王朝埋了一颗大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