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635章 集体航向,世界让路(2 / 2)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众号【书友大本营】,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嘉谷给出的第一服“猛药”,就是转型升级。而调整优化结构,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这剂药方中,一个都不能少。

很自然地,就从农业部部长口中,提前两年,听到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新鲜表述。

以前国家对农业的宏观调控,采取的策略是用收储、补贴等方式刺激生产——好了,供给端拼命地生产,导致产能过剩,以至于资源消耗过度,污染加重。

齐政知道农业未来的改革需求,嘉谷也朝着这个方向发展,于是,在体量不算大的国产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今年均出现了面貌一新的局面。

从供给入手,改善供给结构,在大豆产业和人参产业均取得了明显成效;齐政希望国家看到,而国家也看到了,这就有了“农产品供给侧改革”。

当然,现在才是提出概念,离正式推进还有一定的距离,但,这就是高层的风向!

参会的国企高级干部都是人精,他们或许不懂技术,但一定会看风向——不会看风向的家伙,早就在一轮又一轮的筛选中,被踢出局了。

因此,当进入研讨交流阶段,齐政鼓起战斗欲望的时候,面对的,却是一张张“慈眉善目”的老脸。

国粮集团的宁老总第一个找到了齐政:“齐董,听说嘉谷对美国高鸿的整合很是顺利?”

齐政一愣,然后笑得畅快,道:“是的,我们准备得很充分,整合效果自然也不错。”

宁老总笑呵呵地又说了一遍贺喜,才低声道:“我们准备收购来宝集团。”

齐政恍然,貌似这笔收购比记忆中来得更早,但这不是重点:“有什么我能做的?”

“我是想着,在国粮收购来宝的过程中,嘉谷集团如果能给予帮助,那就再好不过了。一旦我们成功收购来宝,也希望国粮和嘉谷在海外能够互通有无,互相通气。”

不管从哪方面来看,嘉谷集团拥有的国际并购经验,都比国粮集团丰富,对其并购来宝集团的帮助毋庸置疑。

宁老总的要求并不超出齐政的预计,他一口答应了下来:“没问题。我给你一个承诺。”

不管怎么说,国粮走出海外对嘉谷并不是坏事,反正来宝集团不是嘉谷的目标。

而作为竞争对手,国粮能向嘉谷求助,也是嘉谷数年声望积累的结果。

声望一说,看不到摸不着,但它应景的时候,就是能发挥作用。

嘉谷这些年,既是做出了实际成绩,也是争取到了大量的支持者。

旁的不说,如今,嘉谷是中国最大的农产品提供方;同时,嘉谷还是中国最大的农业机械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化肥农药消费方,中国最大的单体农业科研投资方,不敢说半个农业界都要看着嘉谷的眼色行事,说小半个农业界受到嘉谷的影响基本没问题。

所以,国粮集团的宁老总打开话阀后,齐政的身边变得和谐共荣了。

“嘉谷在农业科研方面的潜力很大嘛,我们是想与你们的实验室合作。我们也进口了一些良种,可以和嘉谷交换……”中农发集团副总声情并茂,仿佛说的是自己研究出来的成果似的。

“最容易合作的方向,应该是农资业务和合作社的合作。我们现在最需要的也不是良种,而是组织吧。”中化集团的代表一半是说明,一半还带着教育性质,听的其他人直翻眼皮。

“不管是用什么样的投入品、种什么样的品种,先进的农机装备都是必不可少的。齐董,我们农机院一定协同嘉谷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创造更大优势。”这位气势昂扬。当然,农业装备央企也是少数能在嘉谷面前硬气的企业,毕竟嘉谷在农业装备上一向是以合作为主。

这一刻,这些国企的负责人都选择了向齐政释放善意,最起码,是暂时将敌意隐藏了起来。

很简单,在政府资源、信用支持方面同样有优势,兼具民企灵活的优势,嘉谷只要在繁荣的时候保持警惕,少犯一些头脑发热的错误,在很长时间内是不会缺少生存空间的。

从韩部长的发言可以看出,高层已经形成了一种超越个人意志的集体意志——不管是什么所有制企业,谁有本事给中国挣脸就支持谁,谁做强做优都是中国骄傲。

顺着这个思维走,就是在为国做奉献;逆着这个思维,就等于是偏离了集体的航向。

齐政的心态就更放松了。

所谓,当你足够出色的时候,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