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六十九章 热闹凑的不是时候(为粉红票850张加更)(2 / 2)


大夫和稳婆的事情都安排妥当了,红裳才放下了一小半儿的心来:“老太爷和老太太那边有人去了嘛?”如果老太爷和老太太过去了,那也就没有她什么事儿了。

“有人和婢子一起来,就是报给老太爷和老太太的。只是上房的门前的人说,老太爷和老太太并不在府中,好像是去了那个什么许府。”

红裳的眉头皱了皱,又问道。“姑娘们那边儿呢?”老太爷和老太太这个节骨眼儿上居然不在。

“也已经有人去报了。”府中的奴仆们已经习惯了姑娘们理事,有什么事情想当然的会报去给凤歌凤音她们两个人。

红裳原也是看看自己在房中养了一个月,府中的奴仆们对凤歌二人如何:现在看来她可以放心了,姑娘们很不错、很能干的。

报到凤歌那里,有许妈妈打理,临盆的东西想来已经备好送去了。

红裳起身吩咐人备车子,她要过去看看。

金氏闻言也站了起来,红裳摆手:“你就在我这里,你现在什么情形了,自己不知道?你哪里也不能去!”

“嫂嫂,你还在养月子呢。”

“明儿就满月了,不差这么一天半天的;再说我穿得厚些,把头也包起来就好了。”红裳急急说完,穿好大氅包好头便出去了。

不一会儿到了莲姨娘处,满院子的丫头婆子们都在急匆匆的奔跑着,人人都扯着嗓子喊。

红裳的眉头皱了一下:老太爷和老太太不知道什么时候回来,女子产子在这个时代可是件要命的事儿,如果有个万一她如何向老太爷交待?

红裳心下有些不安,很自然的道:“侍书,使个人请你们老爷回府;老太爷和老太太不在,府中万一有什么大事儿,还是要有人做主才成。”

侍书答应着吩咐了下去,自有人去二门传话不提。

画儿已经奔进了院子,连声喝了几遍,满院子的人才悄声了下来;虽然还在忙乱,却不敢再大声叫喊。

侍书和画儿简单问了问,知道这些人已经被鱼和菊水安排了各自的差事,所以看上去虽然乱,其实不然。

红裳已经扶着宵儿的手进了屋,屋里也是一样吵吵嚷嚷的;红裳只是轻轻咳了一声儿:“太姨娘在哪个屋呢?”

屋里的人这才发现了红裳,当即声音便渐渐小了下去,最终完全静了下来。

当家的主母,自然是不同的;尤其赵府上上下下,已经没有人不知道大房太太的手段与利害;所以看到红裳后,众人一下子安份了。

自然有人上来引了红裳进里屋,红裳扫了一眼屋里的丫头娘子们:“各人应该做什么你们自是明白,只是这么嚷成一团是哪里的规矩,做事非要嚷上一通才成呢?”说完,红裳便转身进了里屋,不再理会外间的丫头娘子们。

众人却不敢把红裳的话当儿戏,留下了几个小丫头照应茶水,其它的人都出去了。

里屋虽然没有人大声嚷嚷,不过却都忙乱着,就连红裳一行人进来都没有人注意到。

侍书开口说了话,众人才让开让红裳一行人到了床前;这屋里照应着的人是菊月。

红裳看了看莲姨娘,轻声安抚了她两句,便让宵儿给她请脉;然后又步到另外一间房中看了琴姨娘,拉着她的手教她长吸气,不要慌乱。

在红裳的安抚下,琴姨娘终于平静多了,不再那么害怕;鱼儿便上前代替红裳安抚琴姨娘,红裳这才起身出去。

还有许多的事情的要安排呢。

红裳在外间把事情细细过问了一番,发现鱼儿安排的都不错,没有什么遗露之处,稍稍松了一口气。

宵儿这里也给琴姨娘请完了脉出来:“太太,两位太姨娘是都要生了,脉像还好眼下没有什么可担心的;只是看情形还要等些时候才真到时候,羊水还都没有破。”

红裳点了点头:现在,只能等。

等大夫、稳婆,等老太爷和老太太,等赵一鸣,等——太姨娘产子。

“你去给太姨娘准备汤水吧,你祖父、母亲和妹妹想来快要到了;现在让侍书同你一起过去,两个人小心些,知道嘛?”

不要说侍书了,就是宵儿现如今也明白了许多事情:“婢子们晓的,太太放心就是。”宵儿和侍书去给莲、琴两位姨煎药去了。

红裳没有想到:大夫还没有到,稳婆却到先来了;只是,来的人却不是上一次红裳用过的稳婆,不过数量却是极多的,有四个人。

****

加长章节四千多字答谢亲们对小女人的支持!

PS:请大家支持正版,书友们每一点的订阅都是小女人努力下去的动力——就因为有了订阅,才会有了作者们的努力不懈!小女人恳请大家支持正版,谢谢大家!

友情推荐:

作吕:胡笳

作者:leidewen

不知自己是蔡文姬的蔡琰,重生在颠沛流离的东汉末年,从懵懂到清醒中,她该如何应对蔡文姬三嫁的悲剧人生。悲剧还是喜剧,在自己手中。(未完待续,)